1)第229章 一季度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郭阳吐槽银行尿性也不是没有道理。

  从国家的盐碱地治理政策出来后,各种相关的条文和配套政策都在不断完善。

  所以盐碱耕地和盐碱荒地的流转进程都是很喜人的。

  年前还只有200多个项目,150万亩土地。

  发展到如今,已经快突破到500万亩,苜禾1号种子订单量也达到了1200多万斤。

  也就是约60亿元的销售额。

  不过回款却只有三分之一左右。

  改良每亩盐碱地的种子投资约1250元,算上土地租金和其它投资,每亩农户需要投资2700~2800元。

  农户的投资主要由三部分组成。

  农户+银行贷款+国家补贴。

  苜禾目前收到的这笔款项基本是农户和企业自有的资金。

  国家补贴通常也是先建后补的模式。

  其余的就是贷款的这部分。

  不过这次下场的银行是农发银行,也是华夏农发集团下面的企业。

  郭阳对后续的资金安全倒不是很担心。

  农发集团可是也持有苜禾农牧5%的股份,苜禾赚多少钱,也都有它的一份。

  且郭阳看到,去年农发和国粮集团以30元/斤买的三百多万斤种子,9000多万元的款项也已结清。

  现在他担心的是,农户改良盐碱地的进程会不会受到影响。

  如果出现烂尾项目,那就有点违背初衷了。

  事实上,

  农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,经常面临资金短缺问题。

  尤其是在农产品集中收购季节,资金缺口非常大。

  抵押物少,贷款非常的难。

  在土地流转经营领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,关于农户承包土地是否能抵押的问题,在法律和政策上一直存在着分歧。

  物权法和担保法都有规定,耕地、宅基地、自留地等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抵押。

  可以说法律层面,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能抵押是一项近乎刚性的制度规范。

  这是农民安身立命的重要资源。

  如果实行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,农民一旦不能按时还款。

  结果是,农民丧失土地,华夏将出现无地的赤贫阶层,重现封建历史。

  土地抵押也将从经济问题演化为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。

  银行承担的风险很高。

  小种植户还好说,贷款不多,银行承担的风险相对低。

  但种植大户,如果想以流转农户的土地,进行经营权抵押贷款,银行会要求一次性交清流转年限的土地租金。

  这种方式更加不可行。

  最终就导致农户和银行都没有积极性。

  滨海盐碱地的土地流转基本都是大户,至少都是几百上千亩起步。

  自然也就遇到了这种问题。

  不过有国家文件支撑,农发银行肯定会执行下去。

  郭阳预计今年的盐碱地开发面积在六七百万亩,总投资200个亿,银行提供三分之一贷款,也才六七十亿。

  对

  请收藏:https://m.newap.org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